-
鸵鸟综合养殖手册
特种养殖技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雌鸵鸟一般在2―3岁时发育成熟。第一年产蛋较少,一般为20―40枚,以后逐年增加,到7岁时达到产蛋高峰,达到80―100枚左右,有效繁殖期为40―50年。雄鸵鸟性成熟略晚于雌鸵鸟,所以在引种时要注意,雄鸵鸟须要比雌鸵鸟大半年或1年,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繁殖效果。 雌鸵鸟每年3―4月份开始产蛋,持续到9月份。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受食物、气候及自身条件的影响。在自然条件下,繁殖季节一开始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饲料及其饲料配方
特种养殖技术1、青绿饲料 鸵鸟的饲料主要有两大类,一是青绿饲料,二是配合精饲料。 鸵鸟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,约占全部日粮的70%,成年鸵鸟日需青料2.5~5千克。青绿饲料要求新鲜.无腐烂.无农药污染,洗净不带泥土。饲喂前切碎,长度为0.5~3厘米,放槽中自由采食。 鸵鸟虽然可以消化粗纤维,但秸秆以及木质化程度很高的粗饲料不但利用率低,而且还容易造成腺胃阻塞。所以,鸵鸟对粗饲料的要求比较高。 一般应以豆科牧草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风湿症治疗
特种养殖技术家畜家禽的风湿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,临床报道也较多,但鸵鸟的风湿症尚未见正式报道过。笔者在临床曾遇4例鸵鸟风湿症,其中3例治愈,1例好转。现介绍如下: 1病因:鸵鸟的风湿症多因久卧湿地,气候突变,风湿寒邪乘虚而入,流患经络,侵害肌肉、关节、筋骨,引起经络阻塞,气血凝滞,遂引起肌肉关节肿痛,屈伸不利。若日久不治,则肝肾亏虚,气血不足,筋骨失养,最后卧地不起,亦难治愈。 2症状:患鸟一般精神稍沉郁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繁殖技术
特种养殖技术在繁殖期,以特别的表示方式向母鸵鸟求爱,经常是憋足气,将颈部膨粗,并发出雄性的吼叫声,以显威武,吸引母鸵鸟,并接近母鸵鸟,展开双翅,以非常优美的姿式,向母鸵鸟示爱,然后在母鸵鸟前蹲下,展翅左右,前后摇摆,同时不断将头向背部左右转向,而且不断拍打双翼。母鸵鸟在繁殖期,会主动接近自己爱上的公鸵鸟,与公鸵鸟示爱动作同步地作出反应,边走边点头,展翅上下振动,同时上、下喙快速地一张一合,向公鸵鸟示意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繁殖(2)
特种养殖技术雄鸵鸟在3岁龄时性成熟,尽管有些雄鸵鸟在2岁多就可以配种,但其生殖力是很低的。所以,雄鸵鸟比雌鸵鸟大l岁是最理想的配合,否则在第一个产蛋期所产的蛋大多不受精。进人繁殖季节,性成熟的雄鸵鸟的喙、眼周围的皮肤及腿的前面和后面变为鲜红色,泄殖腔周围也变红,雄鸵鸟变得好斗和凶猛,人员接近它时要特别小心。在自然条件下,繁殖季节一开始,1只雄鸵鸟带2-3只雌鸵鸟离开鸟群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繁殖(1)
特种养殖技术雌鸵鸟一般2.0-2.5岁性成熟。雌鸟开始有就巢性,营巢于地面的凹窝中,每窝产蛋12~18枚,蛋纵径16-17厘米,横径13一14厘米,重约1500克,蛋壳约占蛋重的19.5%,蛋光滑、乳白色,具有象牙似的光泽,蛋壳厚而硬,厚度0.2-0.3厘米。人工饲养的鸵鸟如把其产的蛋取走,雌鸟可连续产蛋,一般隔1天产1个蛋,连续产12一20枚,也有的可连续产蛋48枚才休息,一般休息6一15天又开始产蛋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疾病怎么防治
特种养殖技术鸵鸟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雏期,时期的疾病主要是异物伤害腺胃和肌胃引起的消化道疾病。一些报道认为鸵鸟很少发病,事实上,近年来鸵鸟引进我国后,其雏鸟期对疾病的抗病能力,并不是有些报道认为的那样强。已经发现的疾病有: 1、细菌性疾病。如大肠杆菌病、巴氏杆菌病、沙门氏菌病、链球菌及霉形体病等。 2、病毒性疾病。雏鸟期发生,如鸡新城疫、禽流感病毒等;有原虫病,如组织滴虫病、球虫病等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引种
特种养殖技术目前,人工养殖的非洲鸵鸟有3个品种,即蓝颈鸵鸟、红颈鸵鸟和非洲黑鸵鸟。蓝颈鸵鸟和红颈鸵鸟属于原始种;非洲黑鸵鸟是经长期选育而成,以生产优质羽毛和鸵鸟皮作为主要选择目标,而不追求过快的生长速度。非洲黑鸵鸟和蓝颈鸵鸟、红颈鸵鸟相比,颈部和腿部短,体形较小,性情温顺,容易饲养管理,羽毛密集、质量好、产量高,皮的毛孔密集、分布均匀,皮张质量好,产蛋率高。 我国引进的鸵鸟大多为非洲黑鸵鸟和蓝颈鸵鸟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孵化条件
特种养殖技术湿度:由于鸵鸟蛋的蛋壳厚,水分不易蒸发,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C范围内较适宜,晴天可高些,雨天调低些。出雏机内相对湿度控制在36C范围内。通风:通风在鸵鸟种蛋的孵化过程中,比家禽更为重要,尤其是孵化后期,通风不好,会使死胚蛋明显增多。孵化机和出雏机内新鲜空气充足,可提高出雏率。翻蛋:每隔31小时翻蛋一次,翻蛋角度35C度为宜。翻蛋可使蛋受热均匀,帮助胚胎运动和促进胚胎健康发育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
特种养殖技术在自然养殖条件下,鸵鸟产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、粪便污染,受污染的鸟蛋经过清洗、消毒等多重手续处理,还是免不了受细菌感染,孵化过程中常出现中晚期蛋内雏鸟死亡,甚至出现“炸蛋”,以致整箱蛋受感染而报废,给饲养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我们在对孵化中的鸟蛋进行多次观察,发现,受污染的鸟蛋在孵化中期出现蛋内有多处细菌斑点,还有孵化后期的鸟蛋因受细菌感染,自身蛋温升高加快,致使晚期死之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养殖管理技术
特种养殖技术在自然养殖条件下,鸵鸟产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、粪便污染,受污染的鸟蛋经过清洗、消毒等多重手续处理,还是免不了受细菌感染,孵化过程中常出现中晚期蛋内雏鸟死亡,甚至出现“炸蛋”,以致整箱蛋受感染而报废,给饲养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我们在对孵化中的鸟蛋进行多次观察,发现,受污染的鸟蛋在孵化中期出现蛋内有多处细菌斑点,还有孵化后期的鸟蛋因受细菌感染,自身蛋温升高加快,致使晚期死之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主要良种索马里鸵鸟
特种养殖技术头秃顶,其裸露的颈和大腿皮肤呈蓝色,公鸵鸟颈部有一白色彩宽颈环羽。该鸵鸟是野生鸵鸟中体型最大的。分布在索马里、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。公鸵鸟体羽为黑、白色,母鸵鸟为灰褐色。东北鸵鸟(红颈鸵乌)头有羽毛,但也有部分为秃顶。颈和大朋腿皮肤呈灰红色,繁殖季节呈鲜红,颈部有狭小白环。体羽公鸵鸟为黑色,翼、尾白色,母鸵鸟为灰褐色。分布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。美国曾大量进口饲养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的主要良种-北非鸵鸟
特种养殖技术头部秃顶,但周围有圈硕质短髦羽延伸至后颈。公母鸵鸟性成熟前,皮肤淡,性成熟后,公鸵鸟躯体皮肤呈粉红色。繁殖季节,公鸵鸟的头、颈、腿也变红色。公鸵鸟在裸颈与后段有羽颈间,有一白色羽毛环。公母鸵鸟全身羽毛为黑色,翼羽毛和尾羽呈白色。北非鸵鸟分布在北非毛里塔尼亚至埃塞俄比亚一带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白肌病治疗
特种养殖技术白肌病又称肌炎或肌营养性不良,是一种肌肉变性性疾病,实质是营养代谢性病损组织广泛的综合征(包括肌营养不良、肝营养不良和脂肪组织炎等)之一。本病在禽类中有发生,家禽和驯养特禽均可发生,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。此外,哺乳动物中马、牛、羊、鹿等也有发病。幼禽和育成禽发病多,幼龄鸵鸟更易发生。[病因]白肌病的病因还未完全清楚,但可以肯定的是,本病的发生与维生素E、硒的缺乏或者不足及其作用机理密切相关。硒缺乏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 -
鸵鸟疾病防治的措施
特种养殖技术健康鸵鸟喜群居,经常奔跑跳跃,喜欢在潮湿的沙地上,正常粪便无臭味,无苍蝇聚逐。 以下简单介绍鸵鸟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疾病防治措施: 一、育雏期:育雏期是各种疾病的易发期,是饲养成败的重要时期。在此时期导致雏鸟死亡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。由于雏鸟对不良环境因素,特别是对潮湿和尘埃较敏感,往往由于空气污浊,地面垫料潮湿,室温过高或过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,如曲霉菌病等出现一系列呼吸道症状,打喷嚏、咳嗽等...
2024-12-20 0次
阅读更多